近年來,清溪鎮花園村以“美麗鄉村”建設為契機,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,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,極大地提升了村容村貌,進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。

花園村地處清溪鎮中心城區,擁有得天獨厚的“新高地”優勢。2016年由原花園村、石山村合并而成,全村區域總面積6平方千米,轄24個村民組,共760戶。
近年來,花園村戮力同心打造堅強有力的“領頭雁”隊伍,切實發揮“兩個作用”,以“美麗鄉村”建設為契機,統籌推進項目建設、人居環境、鄉村治理、文明實踐等工作,原來坑坑洼洼的路面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,原來雜草叢生的荒地被改造成了休閑廣場,原本臟亂黑臭的池塘經過治理變成清澈干凈魚塘……花園村已由昔日的“臟亂差”城中村搖身轉變成為干凈整潔的美麗鄉村,村民的“幸福感”和“獲得感”也大大提高。
花園村茶元組村民龐軍說:“以前田地收割的時候到處都是灰塵。馬路上,下雨就有泥巴?,F在路面硬化了,交通也很方便,山更青了,水更綠了,路更寬了,生活越來越好?!?/span>
龐軍說,他是土生土長在花園村40多年“原住民”,村里一點一滴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,尤其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,他所在的茶元組家家戶戶都把庭院和家里打理得干凈整潔,形成了“比學趕超”的濃厚氣氛,這一切都離不開鄉村干部們的大力倡導和宣傳。
花園村黨總支宣傳委員彭榮說:“環境衛生這部分工作,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難的。因為我們區域比較大,村里每個地方都是重點難點的地方,我們投入的資金、精力也很多?!?/span>

生態宜居是美麗鄉村建設中關鍵的一環。據了解,花園村堅持規劃先行,拆除危房和空心房,新建茶元組美麗屋場,四個安置區均修建健身廣場;完成道路硬化30公里,實現100%組組通、戶戶通,積極推進亮化綠化,全村村組主道路兩旁綠化1公里,廣場及荒山綠化2000平方米,河通道綠化1公里,各色綠植盡情舒展,花香果香引人沉醉。同時,強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,投入專項資金40萬元,全面清除露天垃圾池,建立了3個標準化可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1個潲水集中收納池,配備了6個封閉式可移動垃圾箱,每戶發放了分類垃圾桶,全面推廣“兩杯兩桶一布”;成立了村民環境衛生整治小組,全域施行垃圾分類付費制,優化了保潔員隊伍,聘請20個保潔員分片包干,配備回收車逐戶收取垃圾,按照“戶分類、村收集、鎮運轉”模式,實現垃圾不落地。
彭榮介紹,今年花園村是韶山市榮譽值+積分管理的示范村,該村用兩個片區做了試點,然后以點帶面,輻射到整個村的村民,帶動他們的積極性,積極參與榮譽積分值的管理,參與垃圾分類,使環境整治這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。
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只改善人居環境,更重要的還有發展特色產業?;▓@村有著城區多個賓館等優勢集體資產,集體資產總收入達120萬余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.7萬余元。在支、村兩委的帶領下,花園村積極探索資源開發型、資產租賃型、鄉村旅游型、農業生產型、項目帶動型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,進一步振興鄉村經濟。
同時,花園村以“新時代文明實踐站”平臺,豐富志愿服務隊伍和形式,常態化開展多種文化活動和移風易俗宣傳,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強勁潛動力。(稿件來源:韶山文明網 編輯:陳阿微)